新闻检索:
网站首页 | 协会章程 | 港口简介 | 计划总结 | 新闻动态 | 协会信息 | 政策法规 | 调查研究 | 正在办理 | 在线咨询 |
 
热门新闻
没有记录
 
 
12.5米!这个数字让南京变海港、长江中上游出海口距离缩短400公里
新闻来源:来源:航运交易公报  发布时间:2018/4/26 14:07:00

4月24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简称“二期工程”)通过交工验收。

二期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南通(天生港)至南京(新生圩)227公里12.5米深水航道按设计标准提前半年全部建成,具备试运行条件。至此,从南京至长江口431公里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5万吨级海轮可直达南京。

据了解,二期工程概算投资71.5亿元。项目建成后,长江南通至南京227公里航道水深从10.5米提高到12.5米,个别受限河段最小航宽从200米提高到250米,达到了“固滩、导流、稳槽、增深、加宽”的目标和效果。通航主要船型从3万吨级提高到5万吨级,可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船满载双向通航,5万吨级其他海轮减载双向通航要求,而10万吨级海轮可减载通航至南京、20万吨级海轮可减载乘潮通航至江阴。二期工程的实施还使得该段航道助航设施更加完善,船舶操纵航行更加顺畅,减少因水浅阻航、碍航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改善了安全航行的条件,大大降低航行事故率。

作为“十二五”以来,全国内河水运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重大航运工程,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建设范围为长江干线南京至太仓河段,全长约280公里。工程分三期组织实施。一期工程对太仓至南通段(56公里)航道进行整治,2012年8月开工建设,2015年竣工验收后正式对船舶开放运营。

二期工程对南通至南京段(227公里)航道进行整治,2015年6月开工建设,2018年4月通过交工验收,具备试运行条件。

三期工程将根据一、二期工程的建设效果和局部河段河势变化等情况相继实施后续工程,以进一步改善航道条件,保障深水航道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12.5米深水航道的上延,沿江港口群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深刻变化,航道深水化、船舶大型化、港口规模化特征日益明显。二期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国际远洋运输自长江口向内陆延伸400公里,南京港成为5万吨级海轮直达和10万吨级海轮减载进江的终点,成为距离中西部腹地最近的“海港”。长江主要货类特别是外贸进口的铁矿石、煤炭、油品的直达运输进一步提高,集装箱运输格局也进一步调整,“海港”将在南京及其周边、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枢纽和门户作用。

配合深水航道建设,江苏内河的“两纵四横”高等级航道网正在加速推进,预计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通江达海、联网畅通的内河干线网络,长江深水航道与京杭运河等内河高等级航道连接互通,将进一步改善江海联运、江河联运的通航环境,1000-2000吨级内河船舶将与长江港口码头无缝对接。

江苏省明确提出,要以12.5米深水航道建设为依托,将沿江港口打造成为长江下游重要的江海联运港区,将南京港建设成为服务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将太仓港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

长江通航条件的明显改善,将直接带来沿江产业发展运输成本的大幅降低和沿江港口竞争力的大幅提升,进一步加速航运、物流等现代化服务业向沿江临港地区集聚。据测算,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后,平均每年可递增沿江港口吞吐量约1.3亿吨,直接拉动江苏沿江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DP约238亿元,增加沿江地区经济收益11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约16.4万个。

深水航道建成后,将使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出海口距离缩短400公里,南京、苏州等重点港口的中转运输功能将进一步加强,整个江苏沿江港口群也将为长江中上游地区提供更为便捷的物流和口岸服务,减少物资运输中转环节,降低物流成本,使中上游地区通过黄金水道更好更快地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长江经济带全流域发展,实现深水航道辐射效应的进一步放大。


 
版权所有:中国港口  维护单位:南京港口协会   沪ICP备05056019号  沪公网安备31022102000114号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