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检索:
网站首页 | 协会章程 | 港口简介 | 计划总结 | 新闻动态 | 协会信息 | 政策法规 | 调查研究 | 正在办理 | 在线咨询 |
 
热门新闻
 
 
上海这个全自动化码头“中国制造”出镜率高,昼夜吞吐超万箱
新闻来源: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18/8/9 11:58:00

【编者按】

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是如何诞生的,汽车业对外开放从哪里起航,上海浦东开发区有哪些“全国第一”……改革开放40年来,一批又一批具有原创性的改革开放措施闪耀着首创精神的光芒。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6月22日起推出专题报道,展现40年来的改革开放标志性首创案例。


俯瞰码头,只见吊车和自动化引导车忙碌,却不见码头工作人员。这是码头作业从有人到无人的变化。  本文图均为上海市交通委供图

洋山港从开工建设至今,已经历了16年的发展。

2017年12月,洋山四期开港试运营。俯瞰整个洋山四期码头,高耸的中控塔,码头和堆场上一排排红白相间的现代化大型港机设备十分醒目,它们各司其职地运作着,然而在偌大的码头上却鲜有人走动。

这座码头不仅全自动化,“中国制造”的出镜率也非常高。洋山港四期码头的“大脑”(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三大装卸机种,即桥吊、轨道吊、AGV均为中国制造。驾驶人员可以在办公室内通过远程操作台控制桥吊和轨道吊,女性也可以成为大型器械的驾驭者。

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51亿吨,同比增长6.9%;集装箱吞吐量402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3%,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


昼夜吞吐量首破万箱大关

2018年7月18日晚,洋山港四期码头灯火通明。

上港集团尚东分公司(洋山四期码头运营主体) 昼夜集装箱吞吐量首破万箱、达到12258标准箱,桥吊昼夜单机平均产量突破900标准箱,实现“昼夜吞吐量”和“单机产量”的双突破。

这次突破,不仅仅是产量创新高,更有效检验了码头高位生产时的组织能力、设备和系统的稳定性及技术保障的可靠性。

尚东分公司总经理柳长满介绍,在确保生产作业有序开展的同时,先期采购的184台设备全部上岸,新上岸设备通过调试后陆续投产,目前码头已形成13台桥吊、70台轨道吊、80台AGV的生产规模。至今年第三季度末,自动化码头将形成16条作业路、44个自动化箱区的生产规模,昼夜吞吐量超1万标准箱将成为码头生产作业新常态。

作为全国首个全自动化的港口,洋山港在一次次的突破中不断探索。

“自动化码头的生产、经营都与传统码头大相径庭。边调试边生产的状态、工控网络信息安全保护、自动化码头配套人才培养、客户对新流程认知的培养等,都是投产初期面临的挑战。”柳长满表示。

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51亿吨,同比增长6.9%;集装箱吞吐量402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3%,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

货量持续增长使上海港各集装箱码头的生产在2017年处于饱和状态。2018年,上港集团陆续将多条航线调整到洋山四期码头作业。

目前, 洋山四期码头挂靠航线主要以中东波斯湾航线为主,尚东分公司已经与中远海运集运、地中海航运、伊朗航运、美国总统轮船等20余家知名航运企业建立了合作。

柳长满表示,未来三年,将逐步优化生产模式,释放产能,实现集装箱年吞吐量400万标准箱,并在远期逐步形成630万标准箱的设计通过能力。


女性也可以成为大型器械的驾驭者

洋山港位于浙江嵊泗崎岖列岛以北,距上海市南汇芦潮港东南约30公里的大、小洋山岛,至今经历了16年的发展。

2002年6月,洋山深水港正式开工建设。2005年年底一期工程竣工运营时,上海港实现了“跨江入海”,而到2008年,三期工程完成时,整个洋山深水港拥有16个集装箱深水泊位。

2017年12月,洋山四期开始投入运营,开港时,其全自动化的码头生产令人惊叹。四期地处整个洋山深水港的最西侧,依托颗珠山岛及大、小乌龟岛围海填筑形成,总用地面积223万平方米,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准箱,远期为630万标准箱。

全自动化是洋山港四期最大的特点。码头装卸作业采用“远程操控双小车集装箱桥吊(简称‘桥吊’)+自动导引车(简称‘AGV’)+自动操控轨道式龙门起重机(简称‘轨道吊’)”的生产方案,驾驶人员可以在办公室内通过远程操作台控制桥吊和轨道吊,改善了工作人员的劳动环境,极大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女性也可以成为大型器械的驾驭者。

同时,“中国制造”也成为了四期工程中的亮点。

洋山四期采用上港集团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TOS系统),该系统是这个全新码头的“大脑”。结合洋山四期装卸设备的实际特点,创新研发了指令调度架构平台,通过设备调度模块与协同过程控制系统,高效率地组织码头现场生产。相比其他品牌的同类系统,TOS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桥吊边装边卸作业。采用购自上海振华重工制造的自动化装卸设备,整个装卸过程所涉及的三大机种均为中国制造。

另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港口并不仅仅是口号。洋山四期使用的三大装卸机种——桥吊、轨道吊、AGV均采用电力驱动,码头装卸、水平运输及堆场装卸环节完全消除了尾气排放问题,环境噪音也得到极大改善。与此同时,装卸行程的优化以及能量反馈技术的大量采用,也将进一步降低码头的能耗指标。


海关监管要求嵌入码头作业流程

洋山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上海海关的工作却经历了“从有到无”的变革。

俯瞰码头,只见吊车和自动化引导车忙碌,却不见码头工作人员。这是码头作业从有人到无人的变化。

洋山四期开港后,为了让自动化码头更快更强,上海海关在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探索建立智慧监管系统,将海关监管要求顺势嵌入码头生产作业流程,最大程度压缩货物在港停留时间,助力自动化码头高效运转。

“海关纸质单证实现从有到无,原来如果要核查某个案件,往往要翻出几百份的单证和卷宗。现在都进入了大数据系统,根据核查方向设置参数,就能很快调取需要的数据。”洋山港海关监审科副主任科员潘祺说。

对于海关的“无纸化”改革,2011年入关,作为内勤人员的保税科副主任科员丁静也深有体会,“我2011年入关,作为内勤人员每天都要在手写报关单上敲放行章,近几年经过通关无纸化改革,不仅方便了企业,也提高了效率,最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出错率,确保通关安全。”

目前,洋山海关查验人员全部使用“单兵查验系统”作业,手持便携式查验设备,肩膀上佩戴影像设备,查验过程和结果可以直接传输到海关总署,电子化也保证了查验工作更加高效和透明。

“我是在岛上工作的,2015年底洋山港四期开建,我一天天看着就地取材的填海石料少了,海水变浅了,码头就立起来了。三年时间,一个世界领先的自动化码头就建成了。作为中国人,能见证这样的超级工程从无到有,到现在每天能看到很多外国人来参观自动化码头,内心是非常自豪的。”物控四科主任科员黄若枫说。


 
版权所有:中国港口  维护单位:南京港口协会   沪ICP备05056019号  沪公网安备31022102000114号   管理